观点总结 | “面向碳中和的中国国土空间规划战略交流伙伴关系”启动仪式(上)

2022年07月31日
新闻

以下文章来源于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作者CNTPP。


会议简介

“面向碳中和的中国国土空间规划战略交流伙伴关系” (CNTPP)  是由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能源基金会共同发起的智库平台,在探索和创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方法和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的宗旨下,致力于搭建知识传播、观点交流、资源共享的桥梁,推动碳中和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路径研究。

2022年7月16日,“面向碳中和的中国国土空间规划战略交流伙伴关系”正式成立。当日上午,多位生态学和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北京共聚一堂,见证了伙伴关系的启动仪式,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议题。下午,“碳中和与国土空间”首场交流沙龙在线上举行,由领域内领先的专家团队分享相关研究和实践进展。


会议回顾

活动伊始,主持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王志恒对会议流程和参会专家进行介绍。随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为启动仪式致辞,并简要介绍了伙伴关系的宗旨和目标。

图片

贺灿飞致辞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达了能源基金会对土地利用和城市新能源的关注,并提出希望通过该伙伴关系,增强交流合作,推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进步。

图片

邹骥致辞

接着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原主体功能区处处长、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副院长田春华进行了特别发言。田春华表达了对伙伴关系成立的祝贺,并对它提出“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实践探索、为碳中和目标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助力”的期望。

图片

田春华特别发言

随后,主持人王志恒宣布伙伴关系正式成立,与会专家合影留念。

图片

与会专家见证伙伴关系成立


专家发言总结

01 区域碳中和的计量:以云南省为例

图片

方精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云南大学校长

方精云从生态学角度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全球碳循环和碳中和的概念,并以云南省为例介绍了省区层面碳中和的测算过程。

方精云介绍,CO2在地表系统和大气系统中进行流动循环,最终结果表现为碳源或碳汇。碳中和可理解为化石燃料和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与陆地和海洋吸收及其他技术方式固存(CCUS)的碳量之间达到的平衡状态。因此,实现碳中和的两个决定因素是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

图片

碳中和: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平衡

(来源:方精云)

随后,方精云介绍了云南省碳排放和碳汇特征,及其碳中和的计量过程。碳排放方面,云南省历年总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均较低——近20年间,其年均碳排放量占全国比重维持在1.9%-2.0%,人均碳排放量约为全国平均的59%。此外,云南省清洁能源占比高,大大削减了火力发电的CO2排放。碳汇方面,由于生态系统良好,特别是森林资源丰富,占全国面积仅约4%的云南省在1980s至2010s的碳汇约占全国的6.3%-15.2%。

通过对云南省能源需求量和生态系统碳汇的初步测算,方精云团队发现,对于云南省来说,人为排放CO2总量与陆海碳汇的差值,即待中和的CO2量,仅为0.11亿吨,即考虑计算误差等因素,云南省目前基本处于碳中和状态。


02 美好生活需要碳中和的思考

图片

李晓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李晓江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角度讲述了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思考。他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目前人民的生活需求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人均GDP、GDP的消费支出占比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消费结构尚处于“衣食住行”主导的低水平。因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城市生活领域的资源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李晓江认为,生活领域的碳排放如何增长将决定碳达峰、碳中和能否实现;对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预测和把握在一定程度上是“双碳”战略的核心问题。他由此提出了“绿色繁荣”的发展愿景:中国发展必须实现繁荣,而繁荣的唯一途径是绿色;中国必须实现绿色发展,但绿色发展必须支持繁荣,即不能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来达到“低水平”的碳中和。

通过对中国四个城市中五个不同类型社区的碳排放测算,李晓江团队发现不同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家庭结构、社区类型间的生活领域碳排存在较大差异,并由此提出生活领域去碳的干预情景和社区层面的绿色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方式。

图片

生活领域去碳的干预情景

(来源:李晓江)

图片

社区层面的绿色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方式

(来源:李晓江)

李晓江总结道,“双碳”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唯一路径。而 “双碳”目标必须关注公平正义,增加对低收入弱势群体的关注,并采取系统性、持续性的鼓励政策,避免“绿色低碳”成为高投入、高消耗的资本游戏,才能真正实现绿色繁荣。


03 双碳变革下,如何走出国土空间规划固有思维

图片

尹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监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尹稚从国土空间规划和“双碳”的内在逻辑关系出发,提出了面对“双碳”变革国土空间规划的应对措施。

他指出,目前我国面临着“双碳”和国土空间规划双变革、双碰头的挑战。从内在逻辑关系上,国土空间规划和“双碳”的总体方向一致,都是为了服务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但在“双碳”语境中,国土空间规划目前处于边缘位置,难以找准发力点,这要求国土空间规划要拓展思维,重构知识框架,用历史的、开放的、逆向的思维寻找问题的本质。

尹稚认为,“双碳”变革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首先是目标维度,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与“双碳”目标进行宏观耦合,主动支撑国家“双碳”战略和相关工作,形成清晰定位和作用。其次是低碳技术和产业维度,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为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撑。最后是制度维度,要求规划发挥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利益分配的作用,辅助治理,形成正外部性的“双碳”制度。

基于此,他提出了五点国土空间规划面对“双碳”变革的应对措施。一是弹性和留白。即面对“双碳”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冲击,国土空间规划要为社会生活的弹性和自主权利留白,敬畏市场规划和人性规律,避免“大而全”的万能规划。二是分级分层拆解,精准发力。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寻找与管理、政策、技术对接的突破口,实现上下联动,给政府找到可靠、可发力的抓手。三是进行动态评价和开放性评价。即通过长期的跟踪和定期评估,观察低碳规划的物理效应和行为效应之间是否可形成有效闭环。四是研究技术场景,体现自身价值。即发挥规划为技术提供应用场景的优势,促进技术验证、迭代和扩散。五是以人的视角,发挥利益协调者的角色,促进形成好的“双碳”制度和文化。

图片

规划以人的视角发挥利益协调者的角色

(来源:尹稚)


04 碳中和视角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考

图片

林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教授

林坚从如何认识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与碳中和的关系、国土空间规划如何应对碳中和三方面介绍了他的观点。

林坚指出,国土空间规划是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型规划,并非局限于发展建设。面向治理的国土空间可以分为区域型(“一片片”)要素型(“一块块”)两类,规划的关键就是构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下的统一用途管控,做到“区域功能有序+要素管控有效”

图片

“区域型”和“要素型”国土空间

(来源:林坚)

林坚认为,在区域、要素的不同尺度上,国土空间规划都与“双碳”密切相关。首先,国土空间与碳循环密切相关。其次,国土空间影响碳收支——国土空间用途影响区域碳收支,国土空间形态影响区域碳排放并决定碳源、碳汇的分布与扩散情况,国土空间指标可影响地方增汇减排行动的实施。最后,碳中和管理策略可嵌入规划全流程,包括规划编制中的减碳情景模拟、实施监督中的碳排监测评估、实施管理中的碳排放权统筹和支持规划管理的碳账户核算等。

图片

国土空间上的碳循环示意

(来源:林坚)

基于此,林坚提出了对国土空间规划应对“碳中和”的三点建议。一是构建“双碳”责任区域分工体系,包括建立基以主体功能区的双碳责任分工体系、设计“减排增汇”任务分解机制与降尺度传导方法、建立锚定“碳汇”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及搭建地区间“碳排放权”自主交易市场。二是探索从“空中”到“落地”减排增汇的规划理论体系,即要建立联动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并探索国土空间规划中碳定量管控的科学方法。三是研究助力“碳中和”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规划技术途径,特别是要搭建以社区为单元的基础数据平台,明确碳中和管理中的全民责任,同时探索多系统互动的微观城市模型,让其可运行、可监测。


05 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双碳”目标的几点思考

图片

贾克敬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国土空间规划总师

贾克敬首先强调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位。他认为,国土空间规划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要做一个有用的规划,体现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治理导向。二是要做一个管用的规划,起到空间约束、空间引导、空间保障的作用。三是要做一个好用的规划,应“大道至简”,易操作、易实施、易评估、易考核、易监测。他强调,要充分发挥规划的空间统筹和空间统领作用。

谈到国土空间规划中对“双碳”目标的考虑,贾克敬认为,“双碳”要与“五级三类”的规划层级和规划内容相匹配、相适应。比如,具有战略性宏观性的全国和省级规划,可着眼于大尺度下的人口经济、产业、资源能源、基础设施的空间格局优化,以及低碳产业、清洁能源等的空间准入以及相关用地政策保障;市级层面规划则应侧重通过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实现职住平衡、实施公交优先、构建社区生活圈、提升开敞空间比重等手段,打造绿色低碳城市。

贾克敬接着提出了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碳中和”的三个策略:一是对各类国土开发建设进行规模约束、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从根源上控制碳排放强度。他认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和格局优化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十分关键。他强调,应在气候变化议题中更加重视国土空间规划发挥的作用,而非仅关注传统的交通、能源、产业等因素;二是通过划定各类安全底线、开展生态修复、实施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他提出,要深化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评价,识别“高价值碳汇空间”,形成全国“碳汇一张图”,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通过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严格保护此类空间;三是将双碳目标要求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技术标准,通过强制性要求保证实施。他提出,可以将单位土地碳排放强度纳入规划目标和约束性指标,在规划过程中开展碳影响评价,构建碳排放评估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双评价、双评估、城市体检评估等工作,从而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真正起作用。


06 国土空间规划如何助力碳中和

图片

刘志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刘志首先指出,过去中国在减排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是由 “条条”(即行业部门)体系推动达成的。节能同时可以起到减排的作用,这是关联效益。节能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因此,在节能目标驱动下,各行各业取得减排的成绩。经过多年努力,行业部门节能减排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这意味着,实现“双碳”目标,仅靠行业部门节能减排的努力是不够的,要靠全社会的努力,包括“块块”体系,即各层级的行政区域体系。“双碳”目标将成为一种“政策驱动”。与“效益”驱动不同,政策驱动是需要付出经济代价的。

刘志认为,“双碳”目标的达成,需要“块块”和“条条”之间的协同,形成新的驱动力。当双碳责任落到“块块”领域时,意味着要在土地利用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减排。目前“块块”领域既缺乏减碳抓手,也缺乏足够的激励使短期城市发展目标与长期双碳目标相一致。这要求增加对低碳城市基础研究的重视,尤其是对城市各种可行的减碳政策与行动的成本和减碳效益的研究。要完善城市碳排数据的监测手段,并制定地方“双碳”目标达成的激励机制。

他接着从“增汇”和“减排”两方面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中“双碳”目标的实施问题。

对于增汇来说,国土空间规划的“三区三线”构建了一个前提,但土地用途的管制则限制了发展权,这就带来区域公平问题。土地用途管制的有效实施,需要配套政策的支撑。他认为,首先要在国家财政体制中增加以生态系统服务补偿为目的的财政转移支付;其次要建立基于市场的生态系统服务补偿机制,比如,通过“水基金”的建立,将下游水体使用者的用水附加费补偿给上游水源地的保护者。

对于减排来说,刘志认为城市节能是关键问题,需要从土地利用和生活方式上解决。他提出,目前我们在建筑布局、交通、市政等方面不乏减碳的研究和实践,但缺乏一个自下而上的机制。他以北京大学师生自建的雨水花园和广州南浦利用轨道交通可达性而建设的高密度社区为例,说明民间和社区已出现一些创新的、值得复制的减碳行动和低碳生活方式。因此,需要在“块块“上建立一个有领导支持的运作体系,把各种社会力量调动起来,让政府、民间合力,才能够助力双碳目标的达成。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由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冯长春主持,与会专家针对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议题发表看法。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玲总结道,碳中和不仅是规划的问题,还涉及到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等从微观到宏观的国家政策体系的改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国土空间规划则处于变革的前置位置,应从源头上助力碳中和的实现,这需要完成从理论、技术、方法到空间规划中的实施、管理一整套工作。

邹骥提出了能源基金会在碳中和背景下特别关注的五个国土空间规划相关问题:一是对国土空间用地管控的碳影响评价和社会经济影响评价;二是对不同都市圈、不同规模城市的减碳潜力评价;三是区域大交通系统的减碳问题;四是非化石能源运输基础设施,例如“西电东输”等的土地和空间保障问题;五是非化石能源收集所需土地的规划问题,如农村铺光伏。邹骥表达了通过增强基础研究和试点工作,针对这五个领域出台相应评价标准、技术规范的希望。

最后,贺灿飞总结道,北京大学在国土空间规划和“双碳”领域已开始布局,未来将在气候变化和协同减排,以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重点开展学科建设,并结合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实践平台,与业内的规划院、社会组织及其他相关学科开展深度交流合作。也期待未来有更多专家学者和规划从业者投入到碳中和相关的的基础研究、技术标准制定、体制机制构建、城市规划实践中来,共同推进低碳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进步。



相关刊物